拿起手机,手指凭借肌肉记忆点开红果短剧APP之后,大脑才慢半拍跟上节奏,意识到刷红果短剧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。猛然惊觉,最近大把业余时间,都消耗在字节系视频APP上,除了几年如一日的“旧爱”抖音,还有今年才开始着迷的“新欢”红果短剧。这才发现,如今的短剧市场早已是天翻地覆,竟和以前大巴掌扇不完的土味儿短剧时代恍如隔世。
一、字节系APP老带新的背后,是短剧话语权的争夺战
回想了下,红果短剧APP之所以走进我的生活,是因之前在抖音上刷到某短剧的精彩片段,刚刚看得渐入佳境时,屏幕上赫然弹出箭头只想左下角,“想看完整剧情,请下载XX”。讲真,这招抛砖引玉之计用的是真有效,反正我就是在“鬼迷心窍”的状态下,下载了红果短剧APP,然后从此入坑短剧难以自拔。从集团现金牛产品抖音上引流到红果APP,这背后显然是字节集团看好短剧市场的考量。从红果APP的下载量来看,字节的市场预判十分正确。而且,过了使用红果APP的“新手保护期”之后,或者换句话说,当确定用户培养成对红果APP的依赖感之后,红果APP上刷到广告的频率显著增强。
从个人的猜测,字节集团通过扶植红果APP,能在两个方面收获颇丰:一是大笔广告费入账,虽然红果打着免费看剧的旗号,却也让沉迷剧情的观众在“无痛苦”状态下高强度刷广告,这在抖音用户那里是不现实的;二是抢占短剧市场的话语权,如果短剧市场未来的市场不断膨胀,那掌握了短剧播放平台的字节,就能以短剧市场食物链顶端的身份,掌握短剧市场的资源、利益分配的话语权。
二、短剧市场的精品化
短剧最开始出现在国人视野中时,充满了比野史还要更野上几分的野性,大耳刮子不要钱的满屏幕乱扇、狗血一桶接一桶的无限续杯,逻辑不重要,妆造不重要,就主打一个廉价剧“爽”字当头。而且,短剧市场还有极为关键的一个问题,就是同质化严重,一旦有个剧本拍出彩,没两天就能火速上架一部“翻拍剧”,然后上演翻拍剧和原版剧打擂台的奇葩场面。只是,时间并没过去多长时间,短剧已经悄然剧变,剧情越来越细腻,人物妆造越来越恰如其分,甚至有些精品短剧的画面堪比大手笔的电视剧。
这点,从短剧片头出现的短剧团队logo,就能发现端倪,现在的短剧市场上,有些短剧团队已经成为业界金字招牌的存在。这也意味着,此前群雄逐鹿、鱼龙俱下的短剧市场,开始尘埃落定、大局已定,激烈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之后,只剩下几家拼杀出来的优质短剧团队主宰市场,坐拥整个行业的顶尖资源,成为无可匹敌的业界头部存在。短剧市场,不再是人人皆可分一杯羹的创业热土,以后这个市场的大块蛋糕,已经预定给了业界的专业团队。当然,这点同样反映在短剧演员上,以前的短剧头部演员很多都非科班出身,而现在随着短剧市场越来越火爆,越来越多的专业影视剧演员开始下场拍短剧。毫无疑问,以后短剧市场留给非科班出身演员的蛋糕也不再多了。
短剧市场,在尘埃落定,在大局已定,这意味着短剧市场走向了专业化,但同时也意味着,这个市场已经有了门槛,留给普通人的机会不多了。
益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